Edward Tse's Blog

August 2017viewpoints

高风观点 | 对前沿科技与宏观经济趋势的观点

2017年4月29日,高风咨询公司创始人兼CEO谢祖墀博士接受了美国国际智库Research Board的采访。采访期间,谢博士对前沿的技术趋势、数字化颠覆、经济民族主义以及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发表了他的见解。本文记录了谢博士在这次访谈中的主要观点

Research Board(以下简称RB):请问有哪些与技术相关的议题是您认为特别有趣或是不那么有趣的?

谢祖墀博士(以下简称谢):我认为区块链、新兴的个人计算平台、人工智能(AI)/ 机器学习和认知计算极为有趣。

RB:如果您可以将150个CIO聚在一起数月,讨论某个特定的话题,您会希望讨论哪些大的议题呢?

谢:我想涵盖的话题包括:新兴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到来将如何影响他们的公司?他们的企业是否是真正的数字化企业?如果不是的话,他们怎样才能更好的指领导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他们怎样才能在组织内推广数字化创新?传统行业的边界正在消失或是变得模糊,来自于非传统的背景、颠覆性的新对手正在涌现,CIO们如何在这种大环境下更好地利用数字科技参与竞争?

我还想讨论的一个话题是,中国在全球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方面扮演的角色在不断进步。在过去很长时间,中国企业将西方的产品、品牌和商业模式稍加改动后或直接抄袭应用到中国市场上。这种现象称之为“山寨”,而中国因此获得“山寨大国”的恶名。但最近,中国正在涌现出大量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而其他国家的企业会开始参考中国企业,或是从中受到启发,特别是在科技行业。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逆向山寨”(Reverse Shanzhai)。

RB:您认为哪些科技和商业话题受到了低估?

谢:我认为被低估的话题如不同类别的企业如何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技术。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很乐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生态系统,用以扩大业务范围获取利润;而另一些企业则倾向在内部完成所有工作,他们更看重在现有市场中取得更大份额。中西方都存在这两种类型的企业。这种管理方法的差异为国际知识型机构带来了很多机遇,例如我们高风咨询公司,致力于建立并传播战略洞察、思想领导力,以推动世界产生新的商业范式。

RB:您的一个核心工作是“数字化颠覆”。请问你的客户在该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谢:我认为,客户在这一领域面临的关键挑战是如何转型成为一个“数字化组织”。要让一个企业真正利用数字化的所有潜力,意味着他们的组织需要进行转型才能吸收和受惠于数字科技。这种转型源自运营和思想两方面。建设电子商务渠道和漂亮的网站不代表一家企业是真正的数字化企业。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理解并运用数字科技改善公司的各个方面,包括从部门之间的交流,到与客户建立频繁的接触点。许多传统企业只关注在固定边界内构建核心竞争力,而没有清醒地意识到外部市场的颠覆。但是,颠覆的本质常常出乎意料。数字化颠覆意味着一种截然不同的组织思想和时刻警惕、敏锐的意识,这在像中国这样快速增长的市场中显得尤为重要。构建一个真正数字化的组织需要上下一致的战略和动态的数字化能力网络。

其次,许多传统的大企业想要找到提高创新能力,应对潜在数字化颠覆的方法。不少企业选择和本土的创业公司合作,建立企业创新实验室和/或者风险投资部门。对于大企业而言,成为一个同时擅长开发(传统核心竞争力)和探索(创新边缘)业务的机构非常困难。我们称之为“核心到边缘”的商业模式扩展。这种商业模式需要的不是渐进式的战略,而是一种挑战以往的商业假设并重新定义行业规则的战略,即“改变游戏规则”的战略。

RB:我看到您最近在一个智能制造会议上的讲话,请问您在该会议上想传达一些什么信息?

谢:讲话主要是和制造业内的数字化颠覆有关。中国经济正在从低成本、大规模制造的模式向由消费者引领、高科技、创新驱动的模式进行重新平衡。在政府推动下,如“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智能制造”将进一步占据主导。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将带来制造业革命,然而中国企业要进入工业4.0时代还需要跨越很大的能力鸿沟。

更重要的是,智能制造指的不仅是自动化生产线和机器人取代人力的工厂,还是更加开放的网络化系统,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改变传统的设计、生产、销售的固定流程。传统制造商需要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变得更加敏捷和以客户为中心,才能应对动态变化的竞争格局,在“互联网+”时代招募新的人才。

经济民族主义

RB:您曾写过经济民族主义的崛起,但您似乎谨慎地保持乐观态度。请问您是否认为经济民族主义的风险会加剧,或是被夸大?

谢:我认为,相比之前,经济民族主义的风险被更过分的夸大。最近,唐纳德·特朗普和习近平主席的会面、荷兰选举的结果以及马克龙很可能成为法国下一任总统,都表明了在商业全球化的年代,不是所有人都会为民粹主义买单。特朗普在竞选中的针对中国的承诺都很极端。他承诺把中国定义为货币操纵国,声称中国是美国经济问题的根源。但在习主席和特朗普的会面中,我们看到的是克制,很少有把特朗普送入白宫的极端民粹主义的迹象。相比几个月前似乎整个西方世界都在反对经济全球化秩序。如今,想要完全击垮经济全球化体系的“真正的民粹主义者”并不像人们想象那样有很多力量基础。

RB:中国政府正在限制资本外流。为什么?中国政府是希望让更多资金流向国内的初创企业吗?

谢:中国限制资本外流是为了抑制“无意义的”跨国收购。去年,我们看到许多奇怪的收购案例。例如,重庆财信企业集团,一个名气不大的企业,试图收购芝加哥证券交易所。虽然有大量的中国企业在国外进行战略收购,但不少的企业可能会利用并购境外公司把资金转移到国外。中国政府正在把资本管控作为一种更严格的管控手段,但并不意味着跨境兼并收购已经不可能。相反,这意味着一个水泥公司在以增强“核心业务”的名义,收购境外的电子游戏企业或是电影工作室之前会再三考虑。我不确定资本控制是不是使更多资金流向本土初创企业。

RB:未来五年,中美两国发生贸易战的几率会有多大?

谢:我认为,贸易战的发生几率越来越小。特朗普在贸易上传递了更为中立的信息,而非民粹主义。这似乎是他更多倾听白宫中立派的结果,后者明白对华进行贸易战会带来可能的后果。

RB:您觉得特朗普当选总统会影响中美初创企业的关系吗?还是已经造成了影响?

谢:我认为,最大的影响将会是中国对美国初创企业的投资会更加审慎,而非影响中美两国初创企业之间的关系。我们已经看到美国政府声称会更加严厉地审查中国对美国初创企业的投资,核查这些投资是否违法,如让“国家机密”技术流向中国。美国已经对一些中国企业的收购是否会危害到美国的国家安全进行审查。我认为,不久之后,中国对美国初创企业的投资也会面临相同的问题。

RB:您认为关于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和民粹主义还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谢:我们应该关注的一点事实是,在20世纪,美国是世界秩序的领导者,但现在美国却在挑战他们创建的秩序,而中国等国家曾是体系中的参与者,现在却展示出他们不仅想要维护旧的体系,还希望确保多边主义能够在21世纪产生有意义的影响。中国支持联合国这样的多边机构,还缔造了新的多边组织,比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亚投行最初就是为了满足一个融合的全球经济体系的需求而设计的。

中国的初创企业
RB:中国逐渐成为技术创新中心,并具有很快成为硅谷对手的潜力。大量风险投资资金流入中国,这是前所未有的局面。现在中国初创企业持续增长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谢:虽然我不认为会有严重阻碍中国初创企业持续增长的因素,但是我认为仍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比如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较为薄弱,执法仍有困难。但是,这些情况都在持续好转。与美国西岸并驾齐驱,中国是唯一有规模、创造力以及拥有愿意尝试和接纳新技术的本地人才的国家。相比其他国家,中国更适合初创企业的持续发展,因为解决中国社会“痛点”的需要创造了许多机遇,而且科技,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有利于初创企业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正在成为人们上网的主要方式,应用程序经济已经并且还将持续对日常生活产生重大的革命性影响。中国初创企业的受众、超过十亿人次的本土消费者,不仅适应能力非常强,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而且正在寻求解决日常生活的痛点的方法。总体来看,中国政府非常支持创业和创新。李克强总理也在呼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然而,这些中国企业即使在中国市场都能够灵活变通,进行海外扩张时仍然面临挑战。中国的创新,尤其是商业模式创新,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到海外市场。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令一些企业以为,在国外采用同样的策略一样会成功,但实际情况是外国市场往往比中国市场有更多的挑战。当地的文化、经济发展和政治环境都会成为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拦路虎。此外,无论国内外,如果企业的扩张速度不合适,长远来看也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小米在部分海外市场里的转折,乐视在美国市场的不尽人意的情况,都提醒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时候需要谨慎和耐心。这些初创企业行动迅速、资源丰富,但是他们能否把控好业务的增长节奏对日后的企业发展极为重要。

RB:您在书中提到了中国企业家的多个阶段。现在是“为什么不是我?”的阶段。未来十年,您认为中国的企业家精神会与过去十年有何不同?

谢:未来十年最大的变化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中国企业家精神的国际认可度会不断提升。这些企业家将会有一种“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基因。一些企业家从创业之初锁定的目标客户群就不止于中国本土,还会包括国外的客户。这种一开始就具有的国际化野心会让他们挑战国际舞台,不仅和中国本土的对手竞争,还会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竞争。

过去十年,中国领先的创新几乎都是商业模式创新。但很多人认为,未来十年,中国很可能在人工智能或是机器人等领域创造更多的技术革新。一些中国公司非常可能追赶上,甚至是超越他们的西方对手。在众多技术领域的不间断的研究,以及中国政府的支持与优惠政策将会推动中国下一波技术创新的浪潮。

RB:您认为有哪些有意思的初创企业是像我这样的西方人不知道的?

谢:中国有很多初创企业,每天都会诞生独特又有趣的公司。以下是三家我个人觉得非常有意思的企业。

出门问问:由前谷歌机器翻译团队成员李志飞于2012年创立。出门问问可被视作中国版的Siri,旗下同名的智能手机搜索服务“出门问问”为中国领先的科技公司提供语音搜索服务,其中包括大众点评(类似Yelp的平台)和微信等。出门问问不仅拥有最前沿的语音识别技术,如语义分析和垂直搜索引擎整合,能让出门问问提供超过100个不同来源的数据;同时,出门问问也开始将这种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需要语音搜索的互连硬件,如智能手表和智能汽车后视镜等。

碳云智能:一家基于人工智能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初创企业,位于深圳。它把基因组学与其他健康相关因素(如代谢产物、细菌和生活方式)相结合,为个人用户创造出数字化用户画像。碳云智能于2015年由王俊创立,现已募集到超过6亿美元的融资。管理团队在组学技术、移动健康、医药服务、生物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去年,碳云智能收购了以色列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Imagu Vision Technologies。今年年初,公司与七家来自不同国家的企业成立了数字生命联盟,目标融合患者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来更加深刻地理解健康、疾病和衰老,提供健康生活的个性化指导。

旷视科技:旷视科技是一家关注人脸识别技术的初创企业,于2011年由三位清华的毕业生成立,其核心产品Face++于2012年发布,是中国第一款基于云端的人脸识别平台。现在,Face++已经升级成为一个开放的人工智能平台,向应用程序开发者免费分享旷视最先进的计算和编程技术。旷视科技的技术在中国已有广泛应用。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金服与旷视合作,研发了一种能够让用户扫描面部进行支付的方法,即“刷脸支付”。近日上市的自拍软件美图秀秀也使用旷视的技术识别用户的面部特征。最近,旷视科技还从包括富士康集团在内的主要投资者处获得了一亿美元的融资。

后记
在指数型颠覆的年代,新技术正在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带来无数商机。然而,风险、威胁和竞争同时也在加剧。企业必须保持高度警觉、敏捷度和适应能力,不断审视和定义改变游戏规则的战略和组织,以确保取得持久的成功。

中国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的创新、创业中心。中国初创企业正在迅速获取最新技术以解决当今社会的痛点,一些企业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数字化颠覆、宏观经济变化和中国初创企业的崛起等意识已在商界和公共部门决策者中盛行。

关于受访人
谢祖墀博士 (Dr. Edward Tse) 是高风咨询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他是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先锋,在过去20年中,他曾带领两大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在大中华区的业务。他为包括国内外的数百家以上企业提供过咨询服务,涉及在华商业的各个层面,以及中国在世界的角色。他曾为中国政府提供过战略、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建议。他已撰写超过200篇文章以及四本书籍,其中包括屡获殊荣的《中国战略》(The China Strategy,2010年)和《创业家精神》(China‘s Disruptors,2015年)。
邮箱: edward.tse@gaofengadv.com

关于编辑
李义恩 (Ian L. Meller)是高风咨询公司的顾问,常驻上海。他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组织转型和商业模式设计。他在亚洲许多新兴市场有过工作经验。
邮箱:ian.meller@gaofengadv.com
陈英麟(Alan Chan)是高风咨询公司的高级顾问,常驻上海。他是高风数字科技团队的核心资深成员,专注于商业模式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战略。他拥有在中国大陆、香港和英国的跨国企业以及互联网初创企业的工作经验。
邮箱:alan.chan@gaofengadv.com

注:英文原文标题为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 Trends, Macroeconomics and China’s Startups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Share this:

FOLLOW ON:

ABOUT ME

Founder & CEO of Gao Feng Advisory Company, a global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consulting firm with roots in China. —learn more
SUBSCRIBE VIA EMAIL

Receive notifications of new posts.

沪ICP备19023537号 © Theme by Edward Ts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