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dated 2015-09-25
转载自经济日报丨经济日报社论
随着台湾出口疲弱程度加剧,许多专家学者诊断出的病征就愈多,诸如缺乏具有全球能见度的自有品牌、研发能量不足、产业转型不顺、红色供应链崛起、未搭上云端趋势及新ICT生态体系的特快车等结构性问题;但有一个影响巨大的病灶,总未被认真看待,那就是过去10年间,台湾逐渐被全球供应链孤立。在缺乏上下游支援及高度竞争的环境下,厂商只能依靠削价竞争求生存,而长年的削价竞争,让厂商利润率处在低档,也缺乏研发能力,只能愈来愈依靠价格竞争,形成恶性循环。
为何台湾会落至如此境地?主要是低成本的生产基地崛起,使台湾出口愈发偏重中间财。2000~2015年台湾中间财占总出口比由61%提高到75%,消费财则从12%下滑到9%;中间财的出口重心也从“美国+东协”,转为“中国大陆+东协”。此一转变,原本有利于台商藉由与其建立庞大互补关系,进行全球布局,但在中国产业价值链快速扩展后,台湾厂商在中间财出口上,渐失主导地位,导致台商愈是强化中间财的角色,就愈难逃被压缩的命运。
国际知名企管顾问谢祖墀于2010年出版的《中国战略》(The China Strategy)一书指出,1990年代后期,中国大陆便将其在全球产业链的角色从制造,延伸到行销及物流;21世纪前十年,又挟着生产规模及庞大市场的绝对优势,再纳入采购及服务的角色。此时,中国大陆厂商的议价能力大幅提升,导致输往中国大陆的中间财厂商开始被迫面对长期性的削价竞争,但这时期的中国大陆与台湾贸易互补性仍高,台商纵使无法取得价格优势,却能因出口数量大幅增加而受惠。
问题是自2011年起,中国大陆科研能量的成果渐受重视,且逐步朝更上游的产品研发阶段迈进,使其产业链展开一场新的质变。如此一来,过去台湾出口产业所依靠的技术优势快速消失。中国技术之所以能快速发展,虽是国家大力培育所致,但其能够突飞猛进,实则与跨国公司的助拳有关。
根据美商韬睿惠悦 (Towers Watson) 亚洲总部调查指出,全球有50%的跨国企业愿将亚洲总部设在中国及香港,只有9%愿意其他地方落脚,显见台湾并非跨国公司区域营运中心的首选。同时,这些跨国公司对投资台湾亦兴趣缺缺,2000~2013年跨国公司对中国大陆的外人直接投资 (FDI) 占其出口比达10%,远高于台湾的2%。于是,台湾既无跨国公司营运总部,也没直接投资,在全球供应链中居于弱势地位,也就不算意外。
相对的,当中国大陆获得这些跨国公司青睐后,不但强化其竞争优势,更挟其可观的市场规模,吸引跨国公司将其技术输往中国大陆。佐利 (D.Jolly) 等人在最新一期的《策略与商业》(strategy+business) 中指出,过去10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中心的角色出现两次质变,其早年在中国的研发中心着重降低生产成本的成本驱动模式,之后转为开发中国内需的市场驱动,近期跨国公司愈来愈看重中国的研发能量,逐渐将最新的技术研发整合在中国的研发中心,进而转往知识驱动模式。而当中国大陆在自助与人助下,快速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后,台湾的技术优势怎能不拱手让出。
由此可知,在中国大陆产业价值链更臻完整且研发能力提升后,一方面让中国大陆中间财进口商的议价能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又弱化中国大陆与台湾间的产业互补角色;再加上台湾未获跨国公司投资,更进一步冲击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逐渐走到被孤立的险境,导致今日进退失据的局面。事已至此,一般性的产业政策已难挽回颓势,欲突破这样的困境,台当局必须以跨部会运作的思维,规划走出僵局的战略,才有可能让台湾的外销订单不再连月黑、出口不再被箝制住咽喉,难以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