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 Tse's Blog

MAY 13,2022articles

灼见名家 | 谢祖墀:中国与西方在贸易和商业方面的未来可能情景

文 | 谢祖墀

2022-05-13

本文是高风咨询CEO谢祖墀博士撰写的文章,此文于2022年5月13日发表在香港《灼见名家》网站。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与西方(特别是美国)却可能会有3种情景出现。

自从俄乌战争开始,以及上海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许多企业(包括外资和内资)以及投资人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中国与西方在贸易和商业方面的关系在将来会在哪些方面产生改变,而这些改变又将会对他们企业产生什么影响?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中美角力持续 世界风云变幻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世界风云变幻,充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些不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涉及了中国(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在众多行业和产品中最大的市场之一、重要的供应链枢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自从中美贸易战开始以来,中国与美国在经贸关系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亦基本结束了自从1990年代以来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与当年美国和苏联的冷战不一样,经历了30多年的全球化发展之后,中美两国,以及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许多方面已经进行了高度的融合,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是这种高度融合的情况并未阻止某些人提出「脱钩」的言论。具体表现在对高端芯片的停供、对一系列中国科技公司的制裁和「清洁网络」等各种举措。

但在同时,中国对外的贸易额却不断攀升。在这次疫情之前,2021年中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1.4%。而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亦破了记录,2021全年为1734.8亿美元,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资流入国。

加强中国与西方脱钩的正负因素

有人说,这是由于中国的韧性所在。我们首先分析一下有什么因素将会加强中国与西方脱钩,而又有什么因素将会让双方的关系继续增强,至少不会恶化。

从负面因素上来看,地缘政治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原因不言而喻。俄乌战争将加剧西方对他们认为是非盟友的高度怀疑。西方给予俄罗斯的制裁将不单只对俄罗斯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中国无论在直接方面或是间接方面的影响亦在所难免。自从疫情爆发以来,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亦受到严重的中断,许多产品的供应都受到了影响。对某些行业来说,「脱钩」已经形成。比如众所周知的是高端芯片的供应。在智能汽车方面,中美双方在智能基建方面的投入和理念不一样──实际上,在智能以及自动驾驶方面,中美已经基本走上了不同的路。

根据于5月刚发表的上海美商会的调查,56%的受访者表示供应链中断对他们的业务产生了负面影响。有68%的受访者表示目前可以部分复工,但其中一半都认为供应链中断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至于正面因素,中国市场就许多行业和产品而言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中国亦是许多产品的全球供应链中心,特别那些依赖庞大供应网络集群和高效人力资源的行业。同时,中国在不同领域中亦体现了强大的创新能力,无论在数字经济、新能源、人工智能或者5G技术等领域,中国已经形成了强势的创新动力和生态系统。

不少跨国公司认为他们必须要处于中国,以便他们通过市场中的实践来吸收中国创新的真髓,从而在中国以及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学以致用。中国的创新正在从过去跟随别人所定下的规则去进行创新,逐渐在某些领域变成新标准的制定者,不但为自己,亦为他人制定新的标准。

从更高的视角来看,在这次国际地缘政治开始大变之前,事实上人类不但已经充分接受了全球化的理念,认为它是能为全人类带来整体好处的;而且在科技驱动之下,人类一直期望着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可以出现,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透过一个「向善的网络」来进行更多、更直接的沟通。

未来中国与西方的3种情景

不过这样的理想在今天的局势看来不一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而从更实际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与西方(特别是美国)却可能会有3种情景出现:

第一种情景可以形容为「一个世界,两个体系」:世界变成了两个集团,一个由美国领导,一个则由中国发挥关键作用。这两个不同且高度割裂的中心,使得全球的贸易投资、供应链、人才流动等受阻,而基于这种情景,亦会形成多个独立的跨境金融支付系统。

从另外一个极端来看,我们可能迎来「全球化2.0」,在这第二种情境下,中国将继续作为向西方供应产品的主要来源,同时也将成为需求来源,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RCEP等区域贸易集团亦将加强中国的贸易和供应链地位。虽然SWIFT仍是主要国际支付系统,中国的CIPS亦将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支付系统。中美关系的演变,亦可能进入一种折衷的情景:「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这种情景下,中美之间部分「脱钩」、部分「重新挂钩」、亦可能部分「新的脱钩」。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枢纽的作用虽仍然重要,但是有一定程度的供应链会「回流」到西方/美国,一些新的制造业亦将在西方/美国建立,以及一些「区域化」和「本地化」现象亦会出现。此种情景下,虽然SWIFT仍然是主要的支付系统,但其他系统亦将会涌现。

当然,这些情景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对于一些敏感度比较高的行业,如高科技,某种程度的脱钩完全有可能;相反来说,敏感度较低的行业,如快消品、零售、食品等,「全球化2.0」的情景则最有可能实现。而对于大部分其他行业而言,「错综复杂的关系」是最有可能出现的情景。

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情景将会怎样演变?许多跨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管理层人员、智库及研究机构亦曾与我交流过。可以说,大家的观点各不相同,众说纷纭,都自觉是有理有据的。

而我个人则倾向认为,总的来说在主体经济上,中国与西方将会逐渐转移到「全球化2.0」的情景。但这需要一定时间和某些「有定义性的时刻」(defining moments)出现。

对未来的发展做出清醒和客观的判断将是制定具体战略的最基本输入。

Share this:

FOLLOW ON:

ABOUT ME

Founder & CEO of Gao Feng Advisory Company, a global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consulting firm with roots in China. —learn more
SUBSCRIBE VIA EMAIL

Receive notifications of new posts.

沪ICP备19023537号 © Theme by Edward Ts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