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斯公司 (Booz&Company) 工作的时候,我们发展出了不少的管理理论。但我个人认为,最受企业界重视和最具应用价值的是“组织DNA”(Org DNA) 的理论。
该理论的提出者是加里·尼尔逊(GaryNeilson),博斯公司的一位高级合伙人。我与加里认识已经近20 年,他是一位美国人,常驻芝加哥办事处,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组织的研究专家,在业界享有盛名。
“组织DNA”的理论是加里于2005 年正式提出来的。当年他和博斯的另外一位高级合伙人布鲁斯·帕斯特纳克(Bruce Pasternack) 合作出版了一本书,名为《Results》(《成效》)。于书里,他们全面介绍了“组织DNA”理论。
当年此理论在西方企业界受到了高度重视,不少企业客户都来请教博斯公司如何重塑它们的组织DNA。当时,我亦在中国企业界中推介了此理论,还与当时哈佛《商业理论》的忻榕教授合作,做了一次针对中国不同类别企业的组织DNA 的调查,调查结果在企业界很受重视。
十年过得很快,在此时间里,中国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在管理理念上取得不少进步,同时不少企业家和观察者亦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新的管理和组织概念层出不穷,让不少人眼花缭乱。
个人认为,在无数的貌似混沌的观点背后其实还有一些原则性极强、基石类的管理理论,它们的重要性是跨越时空的。我认为,“组织DNA”的理论既是这些基石理论之一。
在博斯的研究中,它们将企业自身的属性特征类比于生物体的DNA。就像生物DNA 的双螺旋结构由四种核苷酸分子的不同组合所决定一样,企业DNA
由组织架构、决策权、信息传导和激励机制四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些基本要素通过无数种组合方法形成企业的独特性。我们经常谈及的战略、创新、执行力、企业转型等焦点问题,无一不深深地根植于企业本身的DNA
之中。
根据博斯公司的研究,企业DNA有这七种类型:
1. 韧力调节型
这种企业非常灵活,能迅速适应外部市场的变化,但同时又能始终坚持清晰的经营战略,并围绕它开展业务。企业具有前瞻性,能经常预测未来的变化,并未雨绸缪地做好准备。它能够吸引积极进取、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才,不仅为他们提供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还提供资源并授予他们权力以有效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
2. 随机应变型企业
这种企业对变化不能始终做到未雨绸缪,但仍然能在必要时显示出“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不会失去企业发展的大方向。尽管它能设法留住好员工,财务状况也尚可,但它仍然无法由“好”变成“卓越”。这种企业很容易与一些机会失之交臂,它的成功往往只是侥幸取得,而不是一种必然。然而,尽管有诸多令人失望的地方,它仍然是一个充满挑战、富有激情的工作场所。
3. 军队型企业
通常由少数有经验的高层管理团队领航,主要借助企业领导层的意志和远见卓识取得成功。企业有能力制定并执行极好的战略,有些时候还会反复执行。这类企业最重要的课题是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在现任领导任期结束之后继续保持增长。企业内资历浅的人才通常是通过观摩而不是身体力行来学习,中层管理人才经常抛弃现有职位离开企业,让正处于上升阶段的新人们意识到他们必须离开企业才能获得实际经验。
4. 消极进取型企业
这种企业看上去很协调,好像没有任何冲突,这是一种“决策一致,但无法得到实施”的企业。对于重大变革,要形成一致意见并不难,难的是实施变革。长期扎根于员工中的无形阻力可以让企业的所有心血付之东流。由于缺乏必要的权威、信息和激励措施开展有意义的变革,一线员工很容易忽视来自总部的指令,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面对这样一个缺乏热情的企业,高层管理只能对花了很大精力却不能实现预期价值而感到痛心疾首。
5. 时停时进型企业
这种企业内有许多人都非常聪明、才华横溢而且积极进取,但他们常常不能一起朝同一个方向努力。如果他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就能取得辉煌的、突破性的战略进步,然而这种企业内特别缺乏相应的制度和协调机制来保持辉煌。这种企业能够激发人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它能创造很多机会让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尝试自己的想法和挑起重任,但往往事与愿违,大家各行其是,导致企业濒临失控。
6. 过度膨胀型企业
企业的扩张超出了组织模式的负荷,导致运该转不灵。企业机构过于庞大和复杂,少数高层管理人员已经无法再有效控制企业,大部分的组织潜力无法发掘。企业权力的集中化容易导致企业步履维艰,企业常常发现自己“墨守成规。”这类企业经常会错失良机,战略总是无法得到有效执行。
7. 过度管理型企业
受多层管理的拖累,该类企业容易陷入“分析瘫痪”(analysis paralysis)的困境。即便企业确实取得进步,也是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在把握机会上常常落后于竞争对手。管理人员通常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把大量时间花在相互检查工作而不是探索新的机会或防范潜在威胁上。这些企业常常带有官僚作风和强烈的政治色彩,易于挫伤主动进取和追求实效的人。
最优良的DNA是韧力调节型,而随机应变型和军队型是次佳,余下的四种DNA 都是非良性的。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企业们的发展和表现总体证明了这个观察在实践中是正确的。问题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家们如何在建设适合组织DNA 方面作出深刻的观察和塑造。一个组织的DNA 其实是会改变的,本来良性的DNA 可以变成非良性的,反之亦然。
在互联网时代,不少人提出了一些新的组织形式,但无论是“自组织”或传统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核心仍旧是该组织的DNA。
十多年后重温组织DNA 的理念,仍觉对今天的企业非常受用。在此,我将这个理念推荐给每位中国企业家,也希望引起企业界更多的思考:你的企业的DNA是怎样的?
摘自《亚布力观点》(2016年6月刊)并保留所有权利
关于作者:
谢祖墀博士(Dr. Edward Tse)是高风管理咨询公司(Gao Feng Advisory Company)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先行者。过去的20年里,他创立并领导了两大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外界评价他为“中国的全球领先商业战略家”和 “谢博士之于中国企业界就如大前研一之于日本企业界”。他曾为数以百计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及其它地区)咨询过所有关键战略和管理方面的业务,涉及中国的各个方面和中国在全球的地位。他还为中国政府在战略、国有企业改革和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等方面做过咨询。他已发表200多篇文章并出版了4本书,其中包括于国际获奖的《中国战略》和《创业家精神》。谢博士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学博士、MBA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学士、硕士。